close


演唱會一開始,萬芳身著一襲水藍色的長裙,赤著腳自舞臺中央昇起,
唸起我再熟悉不過的口白:「轉身之前,隱約看見了你眼中的淚水,
我知道,我曾經存在在你的心裡,我想,那就夠了」。
隨著這首Fly Away的歌聲,我彷彿又回到十一年前,剛從臺北隻身一人到臺中來工作,
晚上回到獨自一人空盪盪的宿舍,沒有人可以說話的日子。
那些夜晚,我總是把萬芳的「割愛」專輯放進錄音機裡,讓她感性的獨白與歌聲陪伴自己。

因為是與趙詠華合辦的演唱會,萬芳當然沒辦法唱盡自己所有的經典,
不過,從演唱會的曲目看得出來,她已經努力地挑選各個階段的重要作品在這個晚上呈現。
我也因而在「半袖」、「猜心」及「溫哥華悲傷一號」的歌聲中,
回憶起當年這些歌曲是怎樣在陳腔濫調充斥的流行樂壇掀起一股清新的旋風,引起自己的注意;

當萬芳唱起「試著了解」、「愛禁不起考驗」及「割愛」時,
我又想到她是如何地將世間男女面對感情發生變化時的心路歷程詮釋得淒美而深刻,
連當時並無感情經歷的自己都不禁被震懾;

接下來的「不換」、「慢火車」及「孩子氣」,
萬芳讓全場聽眾從悲慘的愛情困境中稍稍獲得喘息,
敘述著覓得真愛之人內心的幸福與滿足;

最後的三首獨唱曲,萬芳以後期的代表作、起承轉合極為精采與完整的「從前」開場,
接著的「新不了情」,讓整場的歌迷全體大合唱,會場頓時變成了超大型的KTV,
在這樣的高潮之後,萬芳卻別出心裁地選擇回歸原點,
以她踏入歌壇的第一首歌「時間仍然繼續在走」作結。

接下來,她與趙詠華合唱了國小音樂課本裡的「靜夜星空」、
對兩個人都有特殊意義的英文歌曲「Almost over you」後先行退場;

在全場的安可聲中,她們兩人突然現身觀眾席,引起全場一陣驚呼,
我更因為萬芳就出現在離我只有二排距離的正前方而興奮不已。
她在觀眾的點歌聲中,清唱了「就值得了愛」與「碧海情天」的副歌,
還跟到場欣賞演唱會的康康合唱「愛情限時批」。
整場演唱會最後在萬芳與趙詠華並肩坐在舞臺邊緣,
合唱「愛的代價」聲中,劃下溫馨的句點。

萬芳曾經在「林萬芳歌本」專輯的文案中提到:
「我不是有什麼特殊歌唱技巧的人,只在於狀態,
若沒能在那種精神狀態裡,一切的技巧都不足構成一首歌」,
長年聆聽她的歌的人,想必深有同感。

我總覺得她唱歌是從內心最深處發聲,所以投注在歌曲中的情感之深刻動人,
幾乎足以穿透聽者的靈魂,至於她唱到高音時的微微顫抖,
這類從歌唱技巧的觀點看來未臻完美的部分,我則視為她個人的特色。

在這個夜晚聽她現場的演唱,歌聲穿透力之強,比起聽CD來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過更令人驚豔的是她歷經多年幾未耗損、反而愈見清亮、沈穩的嗓音。

「試著了解」最後一句「為什麼所有溫柔心事,你不願意去試著了解」的超高音,
她似乎不費吹灰之力,就飆到準確的音高;

安可曲「就值得了愛」與「碧海情天」,她雖然只是即興地片段發揮,
但是嘹喨的歌聲卻能迴盪在觀眾席間繞樑不絕。

我去KTV時,萬芳的許多歌曲是必點的曲目,
不過聽了這場演唱會後,我深深瞭解到,
這些歌曲真正的生命,必定要透過萬芳的演繹才足以彰顯,
聽她唱歌的滿足感,絕非自己在KTV裡玩票性質地唱唱所能取代。

所以,儘管她這個晚上演唱的每一首歌我都能夠跟唱,
但為了不干擾自己與鄰座的聽眾欣賞萬芳的精采演唱,
我除了在「新不了情」時曾經出聲共襄盛舉之外,其他的時間都沒有發出聲音,
身旁的老婆看到我整場的嘴型始終與萬芳演唱中的歌詞吻合,
幾次碰碰我的手肘,示意要我安靜,其實是多慮了。

我私下猜想,萬芳這幾年下來在舞臺劇方面的磨鍊,
與她現在對於聲音運用的愈見純熟,應該有絕對的關聯吧。

除了與聽唱片幾無二致、但是現場聽來更具感染力的唱功之外,
萬芳在這次演唱會裡展現的不俗談吐與肢體語言,
也讓我驚覺到:她已經從專職的歌手,蛻變成一個更全面的表演者。

在唱完第二首歌「半袖」之後,她說:每次要上臺演唱之前,總覺得還沒有準備好,
還需要再補妝、塗口紅,好希望不是這一刻就需要上臺,
誠實地道出追求完美的歌手在上臺前面臨的壓力與緊張;

在演唱「割愛」第二次的副歌時,
她停在「唯一的選擇是讓步」這一句,感性地為這首歌下了註腳:
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必須學會割捨與放手,
儘管在那當下會感覺心痛與不捨,不過事後回想起來,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當全場聽眾的情緒因為「新不了情」而沸騰時,
她說出:在踏入歌壇之後,因為宣傳等瑣事,讓她有一陣子不再那麼喜歡唱歌,
當她發現她不再在洗澡、走路的時候唱歌時,她感到非常難過,
花了許多時間才重新找回原來的快樂,

這樣的一段心路歷程,讓大家能夠體會:
為什麼「時間仍然繼續在走」這首可能已經被許多人淡忘的首張專輯主打歌,
對她有如此重要的意義,讓她決定以它取代「新不了情」,作為獨唱部分的ending。
萬芳這些話語聽似輕描淡寫,卻在在讓人感受到她的誠懇與真摯。

同樣令人難忘的是她在唱「Fly Away」、「半袖」、「從前」等慢歌時,
那種全然專注的神情,但是到了「溫哥華悲傷一號」的間奏及尾奏時,
她則跟著音樂隨興起舞,有時忘情旋轉,有時揚起雙臂並踮起腳尖,宛如芭蕾舞者,
優雅的舞姿與抒緩低沈的背景音樂極為契合,
就像她自己對這首歌的詞、曲完美組合所作的形容:「搭配得剛剛好」。

我想起某位網友在部落格上,提到自己在新加坡觀賞萬芳與胡德夫演唱會後的感想,
他說:看萬芳的表演,讓他知道什麼叫做音樂的文學性,
那不是選用文學家的詩詞作為歌詞就能達到的境界,
而是歌手從聲音、表情及動作的整體表現,傳達出來的一種詩意與魅力。

萬芳在數年前淡出歌壇,轉而投入戲劇與廣播工作,引發歌迷的種種猜測,
其實,不管這是她為了充實自我的自發性行為,
或是因為厭倦了對於歌手專業欠缺尊重的演藝圈而不得不然之舉,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當她重拾歌手身分的這一夜,
我們都見證了一個在另外兩個表演領域汲取了充足的養分後,
回饋到自己的歌唱世界裡,因而使得現場的表演更形豐富、更具生命力的萬芳。

對一個長期注意且支持萬芳的聽眾而言,只聽她唱以上這些歌曲,當然是太嚴重的不過癮了:
一場沒唱到「我記得你眼裡的依戀」、「多事的秋」、「戀你」、「斷線」
及完整的「就值得了愛」的演唱會,怎能稱得上是萬芳的演唱會?

此外,我跟妹妹一直以為這場演唱會會安排,
讓我們可以聽到「一切如新」、「四季」、「然後你怎麼說」
這一系列快歌的時間,也並沒有出現。

就更別提她還有一長串雖非主打、但是一樣感動無數人心的歌曲,
如「習慣寂寞」、「桂花釀」、「雨後的玫瑰」、「飛」、「逆風的吻」、「神魂顛倒」、
「算了吧」、「睡醒」、「聽風的歌」、「自己照顧自己」,
我老婆最愛的「月亮公園」......,當然也因為時間的因素而不得不被割愛。

正如一位網友說的:這兩個擁有無數金曲的歌手,只合用三個小時開演唱會,
對於歌迷而言,實在是短得太殘忍了;
從為了這次演唱會而開版的部落格,並未隨著演唱會結束而被冷落,
歌迷們反而更踴躍地留言,表示對於加場的衷心期盼看來,
可見得希望再被萬芳的現場演唱感動的人,實在不在少數。

不過,在低調的萬芳下定決心再度回到聚光燈下、回應歌迷的熱情之前,
我只能耐心等待了,還好在等待的期間,
有五月十九日這場演唱會的美好回憶,可以陪著自己很久很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d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