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飛往西班牙之前,每當親友問起:「你們西班牙語不通,去自助旅行不會有問題嗎?」的時候,我們總是拿出從圖書館借來的「手指西班牙」當擋箭牌:不會說就用指的嘛!

話說來輕鬆,其實心裡還是有些緊張。我們預先想過在國外可能會與人接觸的場合:在飯店裡不用擔心,一定有懂英文的人;搭計程車的話,事先把目的地寫在紙上給運將看,也不成問題;買車票及景點入場券,用紙筆寫好,或用手指頭比出購買張數,就OK了;真正可能發生問題的地方,應該是在餐廳裡:如果它只提供西班牙文的菜單,服務生又無法用英語與自己溝通,該如何是好?

我們2人的擔心通常以杞人憂天居多,不過這回憂慮的問題卻真的在Toledo上館子的時候發生:明明在進去之前才向帶位的服務生確認有英文菜單的,坐定之後才發現它們天天更換菜單的每日特餐(Plat de dia)並沒有附上英文,更慘的是,本來帶位的那位似乎稍懂英文的小姐,不是之後負責替我們點菜的人,後來那位是完全無法用英文溝通的。其實這個時候,一走了之是最直接了當的解決方法,不過我們2個本來臉皮就薄,加上餓到頭昏眼花,已經沒有力氣再四處尋覓店家,所以硬著頭皮亂點一通,將錯就錯的慘狀,便如同Toledo那天的遊記所述。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那餐讓我們學到一個教訓:自此之後,除非餐廳店門口的菜單附有食物的照片,或者菜單的文字內容我們全部看得懂,否則我們不會光顧。這個原則,除了在Barcelona 近郊的Figueres用午餐時,因為想要嚐試道地的Tapas,以致被某餐廳的Menu de Tapas吸引,而稍微被打破之外,我們在其他地方都遵行不悖。雖然不是全無失誤(例如在Barcelona的Catalunya廣場附近,我們誤以為服務生口中的Pasta是一般常吃的義大利麵,就義無反顧地點下去,結果送來的是用一個大鐵盤盛裝、表面遍佈蛤蜊與蝦仁、還把墨魚切碎後與麵條充分混合的海鮮炒麵,讓不吃海鮮的老婆用起餐來有如在淘金﹣只是她是在麵條堆裡挑出混跡其中的墨魚!)不過已經讓我們在之後的旅程不太需要為了吃飯傷腦筋。



出門在外,我們對於飲食的要求不高,總以就近填飽肚子為首要目標,至於有沒有嚐到當地美食,或者造訪的店家是不是旅遊指南推薦的名店,並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不過,在西班牙待了半個月,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還是品嚐了不少西班牙料理(所謂不知不覺是說,在吃的時候不覺得多麼特別,回頭翻起旅遊指南,才知道那可是當地名菜呢!)在此略作簡介:

1、Tortilla:這趟行程中點最多次的餐點非它莫屬了。因為它是用2人都愛吃的蛋及馬鈴薯作成,用料單純,而且既可當主食,作為吃Tapas時眾多小碟中的一道菜也挺不錯,所以十分受到我們青睞,在Madrid、 Sevilla及 Figueres都不忘來上一份。

2、Paella:書上都翻譯成海鮮飯,不過飯上不一定都放海鮮,也幸虧如此,對於海鮮並沒有特別興趣的我們,才有機會體驗這種以番紅花調味後,放在大鐵盤上烤出來的鮮黃色米飯的美味。我們在Barcelona的海上聖母教堂附近,隨意走進某家餐廳,分別點了上面放各式香腸及多種蔬菜的Paella,結果讓2人都非常滿意,好吃的Paella也為我們的西班牙之行劃下完美的句點。





3、炸魚拼盤:這是在Sevilla的第2天中午,聽餐廳服務生的推薦而點的菜。把沙丁魚、吻仔魚、花枝、鮭魚拿去油炸,嗜吃生鮮海產的人恐怕會認為這是暴殄天物,不過海鮮用這種方式料理的好處是:一點腥味也沒有,而且口感十分酥脆,把隨餐盤附上的檸檬片擠出汁後淋在上面,又能消除油炸食物的油膩感,好吃的程度出乎我意料之外。

4、Tapas:這個字指的是一道道的小菜。我們在Sevilla的第1天下午試著點了一次,除了Tortilla之外,還點了一道名為愛爾蘭香腸的菜,以及菜名中有spinach的餐點(後來送來的是把菠菜切成的細絲堆成布丁狀後再加入銀杏而作成的一道食物),外加香蒜麵包及薯條。





每一道都很合我們的胃口,而且雖然名為小菜,不過連同隨餐附上的麵包一起吃,份量也足夠讓2個人吃飽了。這次的成功嚐試,讓我們對Tapas留下不錯的印象,所以去Figueres的時候,我們就很乾脆地點了店家推出的Tapas套餐,而沒有先深究套餐裡每道菜的內容,結果,7道小菜中有近半數是我們平常敬而遠之或者不甚欣賞的(包括了一整碟我們平常避之唯恐不及的豬肝、外皮硬到差點把牙齒咬斷的香腸、以及十分油膩的牛肚),至於另外4道菜:辣馬鈴薯、豬肉丸子、沙拉(感覺上是用冷凍豆類加上美乃滋攪拌作成的)及Tortilla也只能說是差強人意。如果這些就是西班牙Tapas的精華,我想還是嚐試一次,有個經驗就好了。



不過,我在西班牙最愉快的用餐經驗,其實發生在Cordoba的住宿飯店,及Granada的Nueva廣場上。3月的安達魯西亞,陽光已經夠燦爛,但還不至於熱到讓人動輒汗流浹背、無法忍受的地步,在這樣宜人的氣候裡,坐在戶外用餐成為一種享受,不論是在飯店露天的中庭,或是在寬敞的人行道一角,我的心情都跟著明亮的周邊環境而愉悅起來,食慾也因此大開。原本覺得:下午2到4點鐘是旅人最應把握的參觀景點黃金時間,不該浪費在吃飯上面,不過到了旅途的後半段,我們每天下午都認真的選擇餐廳,也很願意花比較長的時間悠閒地享用中餐,因為快樂的用餐與精采的景點一樣,都可以成為旅行中令人難忘的美好回憶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d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