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高第的建築之旅,因為建築之美實在難以用筆墨形容,所以就以簡單的說明加上照片來完成此篇網誌吧!(OS‧其實是想要偷懶啦!)。
在出發前我們詳細閱讀了徐芬蘭寫的「瞭解高第」一書及林達寫的「西班牙像一本書」中有關Barcelona及高第的部分,先對高第的一生及他的建築有了粗淺的了解。我們先造訪的是聖家堂,這個從1882年就開始動工,迄今都還沒有完工的著名教堂。




聖家堂分別有「誕生之門」、「受難之門」、「榮光之門」及諸多高塔,只有「誕生之門」是高第生前完成的,其餘的是高第過世後其他建築師參與的成果。誕生之門的雕刻風格是比較寫實精細的,而受難之門則是走抽象風的。










教堂內部如森林般的天棚設計,充滿高第崇尚自然又與眾不同的建築風格。


我們另外付了搭電梯上塔的費用(2.5€/人),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聖家堂塔上的水果裝飾,以及「榮光之門」的施工近況。




之後便步行到米拉之家,今天天氣很冷,二棟建築又有一段距離,幸好有將放在行李箱底的圍巾、保暖帽拿出來用,不然一定會感冒的。進入米拉之家的建築物後,隨即有服務人員提供免費的英文導覽耳機,服務人員告訴我們導覽分為完整版及精要版,可以依我們預計的參觀時間來選擇導覽版本,真的非常用心的服務,也是因為有這樣的導覽服務,讓我們對米拉之家內部豐富的展覽有更完整的了解,米拉之家的門票並不便宜9.5€/人,但我們覺得非常值得。






到米拉之家,就不能不到屋頂瞧瞧,順著參觀路線走上高高低低的階梯,可以看到有著海螺造型的樓梯間,還有羅馬士兵頭盔造型的煙囪,造型都非常奇特,也兼顧了樓梯間及煙囪的實用性。誰說屋頂就是一定是平的呢?誰說樓梯間就一定要長的四四方方的呢?相較於制式的都市建築,米拉之家讓人看到無窮地建築活力跟創造力,也難怪各國旅人不辭千里地來參觀這些特別的建築物了。






沿著Passeig de Gracia走,沒多久就看到巴特婁之家的麟片屋頂,走近些,就能清楚看到那些宛如人骨的柱子及面具的陽台了。巴特婁之家入內參觀的門票是16.5€/人,我們並非高第的粉絲,原本也沒計畫進入參觀,所以就在一旁的涼椅坐下,欣賞這棟雖然外觀有些詭異但整體看起又十分協調的建築。




吃完午餐後,我們在Passeig de Gracia搭上24號公車,直達奎爾公園的後門。依據行前蒐集的資訊,到奎爾公園的交通方式以坐24號公車最為便利,如果搭地鐵的話要走一段路,有些還是上坡路,不過,我們事前根本不知道24號公車的站牌在哪裡,能這麼順利地到達奎爾公園真的只能說是幸運吧!奎爾公園裡的人潮洶湧,不論是著名公園地標大蜥蜴旁、柱形長廊下、還是視野良好的馬賽克拼貼涼椅區,滿滿地都是人,喧嘩嬉鬧聲不斷,大概是這趟旅程中聚集最多遊客的景點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d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