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這麼多次高雄,第一次如此接近八五大樓)
10月23日下午收看了公視的「台北巴黎單車萬歲」,顧名思義是要提倡以自行車代替自己開車的節能環保觀念的,可是節目裡那些單車騎士必須被迫與汽機車爭道,在車陣中穿梭前進的畫面,對於騎車技術不精的Ned而言,看了只覺得這根本是在表演玩命特技,完全無法激發羨慕甚至起而效尤之心。
人在台北的時候,我們多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代步,倘若目的地與現在地之間只有3、4個公車站的距離,我們偶爾也會安步當車。不過,最近在台北當行人的經驗都不是很愉快,因為三不五時地要閃避迎面騎來的自行車,或者被身後響起的單車鈴聲警告要讓路,懂得禮貌的騎士還會說聲謝謝,但是許多的自行車使用者,可是表現出一副:在人行道上騎腳踏車是他們的天賦人權,我們這種乖乖在紅磚道上走路的人,反倒變成他們欲除之而後快的路障似的態度。
法國的花都如何處理腳踏車的路權問題,我不清楚,無從評論;至於台北,我覺得目前的道路規劃,實在沒有大肆鼓勵民眾以自行車代步的條件。所謂的自行車專用道,就我所見,或是縮減慢車道的寬度,或是犧牲步行者的用路空間,根本無法讓各種交通工具彼此相安無事、互不干擾地在城市裡移動,市府也沒有認真宣導自行車騎士應遵守的交通規則,只一味讚揚騎腳踏車如何健康環保,許多搞不清楚狀況的人就以為在台北市騎單車的人最大,開車的、走路的都得讓他,徒然讓已經很混亂的市區交通雪上加霜。
10月3日我們在高雄首度嚐試了單車之旅:在真愛碼頭租了腳踏車,沿著臨港線自行車道騎到夢時代(前面一堆廢話,其實只是為了要講這件事啦,這梗鋪得還真遜)。這是一條專門為鐵馬開闢的車道,沒有了汽機車緊鄰在側的壓迫感,騎起車來真的有迎風馳騁的快感呢。依Ned這種單車肉腳的看法,都市裡的自行車道應該要做到這樣,才能讓人不分技術好壞,都安心地騎單車上路,否則實在不應該盲目地推廣腳踏車作為交通工具,而必須先提醒社會大眾:騎著鐵馬隻身與動力車輛搏鬥,需要高難度的技巧,得先練好一身本事再說!
騎腳踏車是10月初那次回高雄時,最讓人有「旅遊」感的活動了。其他時間,我們不是舒服地待在岳父母家吃吃喝喝,就是在附近閒逛。底下這幅畫作「美濃東門城迎親」,是在岳父母的運動健身基地─高師大拍到的。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