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l 12 Sun 2009 18:37
日月潭、埔里廣興紙寮
- Jul 09 Thu 2009 13:13
健康檢查,唉~~~
- Jun 29 Mon 2009 21:40
週末半日遊(下):埔里紙教堂、魚池三育基督學院
通常週休二日我們只選一天出遊,可是前一天的豐原之行都在市區裡閒逛,太欠缺到戶外踏青的感覺,加上昨晚我的睡眠品質甚佳,今晨醒來見窗外是藍天白雲,覺得待在家裡未免太對不起如此好天氣,於是決定依照本週預訂計劃,朝埔里紙教堂出發。
- Jun 29 Mon 2009 14:02
週末半日遊(上):豐原
- Jun 19 Fri 2009 12:34
去年此時的島內冒險
- Jun 17 Wed 2009 11:09
好想再去的安錫
- Jun 08 Mon 2009 13:57
別被中文譯名給騙了─Revolutionary Road讀後感
- Jun 06 Sat 2009 16:01
阿婆飯糰(已停賣)
每次回臺北,總要到溫州街(shuchun更正:是泰順街啦)的小巷裡,阿婆擺設的早餐攤位報到,為的就是這讓我百吃不膩的飯糰。
像阿婆這樣用木桶盛裝熱騰騰的糯米,再以肉鬆、蘿蔔乾、油條為配料的古早味飯糰,是我心中好感度最高的外賣早點了。小時候賣這種飯糰的攤位很多,不過對於家裡常備吐司及牛奶當早點的我而言,這是只有不上學的假日才偶爾可以享受的美食。不過,這樣的傳統式飯糰好像漸漸遠離了我的生活範圍,賣飯糰的人似乎愈來愈求新求變,從作為基底的飯到內容物的饀料都不斷推陳出新,所以紫米飯糰、包著明太子、叉燒肉等等琳瑯滿目的飯糰紛紛問世,甚至還有飯糰專賣連鎖店的出現,我曾經為了嘗鮮,光顧過一次,只覺得完全不對勁:填單子交給櫃台裡的店員,這應該是去50嵐、鮮芋仙那類的飲料冰品賣店才該做的事啊;而且它們提供的食物,體積比傳統式飯糰幾乎小了一倍,價格卻可以高到四、五十元,奇怪的配料加在糯米裡一點也不對味,讓我實在不願意用自己心目中象徵美食的「飯糰」2個字稱呼它;與其吃這樣的東西,還不如去吃7-11的三角飯糰呢。
- May 19 Tue 2009 11:07
又怕又愛的伊洛瓦底
- May 18 Mon 2009 10:35
這也叫做新聞?
2002年10月從英國回臺灣之後,我就決定不再花錢裝第四台。有線電視雖然號稱有七、八十個頻道,不過其中,股市名嘴開講的、一天到晚播韓劇、大陸劇的、對馬區長的傾中政策歌功頌德的頻道,我一律列為拒絕往來戶。至於剩下的頻道裡,電影台及日劇台大部分時間播的是中古的電影或日劇,對我這種會為了新片去百視達、光華商場及電影院的人來說,根本緩不濟急;體育台更是擺明不服務我這種只看網球的人,就別說那一年到頭充斥著棒球與籃球的節目表了,連四大網球公開賽都播得不完整(法網經常被漏掉,這是怎麼一回事?),我上網找直播還比較快呢!這麼一算下來,有線電視能提供給我的資訊實在太有限了,索性就把每個月將近600元的收視費省下來了,而且至今長達5年多,一點也不覺得不方便。
沒了第四台,我能看到的就只有傳統的老三台。在上班日的時候,我只在晚間新聞時段打開電視,主要目的其實有點可笑,是想從側重社會新聞的電視新聞裡,瞭解現今的歹徒作案手法,以免自己不小心也變成詐欺案的被害人啦。